本文是为了响应图灵社区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撰文活动,搬来博客刷下活跃度。

番茄土豆

才发现自己的完成番茄数就在不久前破千了!趁着活动还在,来社区写一篇文章总结下。

翻了翻番茄的记录,最早的番茄是在今年的2月10日凌晨完成的,直至今天共过了175天,这么算来一天才完成5.73个番茄,这远远达不到自己当初设定每天八个番茄的目标,但是这习惯也算是坚持下来了。自己当初使用 番茄土豆 记录番茄的初衷,就是想从懒散的生活节奏中挤出一点时间,分给阅读、学习、写作和英语(除去上课的时间)。现在看统计图,阅读占了其中一大半的时间。

阅读时间

自己阅读了将近248个小时,显然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的兴趣爱好。

自己看书看的题材很广泛、也很狭窄。广泛的是编程什么领域都会看一点,编程语言如 Swift、Golang、Python等,技术如算法、前端向的 Angular、后端向的 Rails on Ruby、Django、移动端的 iOS 等等,狭窄的就是很少去看计算机外的书。

现在看来,什么都想了解的兴趣能够让你翻开一本书,但是兴趣太广泛则不是什么好事情,自己现在还没有构建技术栈。好处也有,什么都略懂一点,这也是自己社区简介中 “全栈 Hello World 工程师” 的由来。如今这学期又要学网络和游戏开发(又要学习新领域…),苦也~

前段时间在简书读过一篇文章 为什么我们不再购买技术类书籍,我赞同其中“除读书外还有很多学习技术的途径”,但不认同其中的“技术书籍无用论”。当然,这些学习途径本身就不能拿来比较,因为 有价值的是这些载体其中承载的知识,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作用。对于一些 bug 的报错、紧跟技术潮流的资讯、小知识点等,我一向喜欢从别人的博客或者问题的回答中寻找答案。而对于一连串成体系的知识点,我更青睐去阅读相关的评价较高的技术书籍。系统地阅读,能够使我理解和构建好这门技术的体系结构,从而打好自己的基础,而这往往是作者在写书前就需要花心思构建好的大纲所体现出来的。

但是阅读技术书籍也容易使我走进一些误区。读完一本技术书的充实感容易使我“飘飘然”,误认为自己已经搞定了一本书,不去下手写代码,从而变成一个“花瓶”程序员。再者,书上的代码和经验往往是正确的,自己跟着作者的思路写代码,能很快地了解一门技术背后的逻辑和设计,却让读者丧失了思考、推理逻辑的过程。因此,我更喜欢去阅读书中带习题、倾向于引导读者思考的书籍,这样能时刻警醒自己,不要沉溺于莫名的“技术满足感”之中。

当我习惯了阅读之后,无论是学校上课,还是深入一些领域,我都更倾向于参考相关的好书。一方面,对于一个知识点,我喜欢把老师的描述和其他书中作者的描述相对比,以作查漏补缺。另一方面,上课前看其他书提前预习将要教授的知识点,能够使我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,而不会被生疏的名词、知识点打断了自己上课思考的过程。自己前天的游戏开发课就是使用 Unity3D 来教授,自己提前看了眼大纲,找了本书预习了 C# 和 Unity3D 开发的一些简单的概念和过程。后来的上机课顺利地把一周的作业以满分的标准完成(老师有给出作业的完成标准,按照完成程度打分),还能抽出时间问读书过程中和写代码过程中不懂的问题,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提问基础知识上。

晒晒六月份放假的时候写的一些日记,那时候在刷图灵书。

日记

以前图灵半价、京东亚马逊优惠买的书,我一定会回来翻阅你们的!

感谢图灵社区,提供这么多高质量的技术书籍翻译,一些书还拿到了电子版权出了电子版,真是海外党福音~最后希望大家能开卷有益!